神兵天降战古州
1930年的春天,原本驻守于古州(今榕江)城的王家烈,带着他的队伍到铜仁与湘军作战去了,县城里就只有黔军第25师副师长史远勋率肖生源团700余人驻守。
4月30日拂晓,一个身着蓝色布衣、头戴红五星帽子的高个大胡子男人带着几千人马,从天而降,占据了古州城旁边的牛形坡、西门坡一带,对古州城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夹击之势。部队占领至高点以后,进攻队形很快展开,指战员一声令下,部队像猛虎一样从各个山头冲下,突然对古州的守军发起攻击。由于古州三面环江、依山傍水,加之小城四周筑有高大的城墙,易守难攻。守城敌军凭借城外的都柳江、寨蒿河作天然屏障,加上周围坚固的城防工事,怀着侥幸的心理,负隅顽抗。尽管大胡子的军队士气旺盛,作战勇猛,也把守了出城的各个路口,但由于没有登城工具,几次冲锋都无功而返,战斗持续几个小时后,部队也造成了一些伤亡。
由于久攻不下,大家非常着急,这时部队里渐渐流露出一些畏难情绪:是撤出战斗,还是继续进攻?部队中的领导意见不一,有的甚至动摇了作战的决心。这时,部队首长招集各级指战员,在城外的河沙坝上召开一个临时会议。没有桌椅板凳,没有会场,大家或蹲或站,围在一起,各抒已见,意见并不统一。主持会议的首长叫李明瑞,他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沉思片刻,坚定地说:“守敌虽然粮弹充足,但他们惊恐不安,正在固守待援,而此时敌主力远在黔湘前线,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攻城的梯子虽然不足,但士气高昂,只要选准突破点,就可以攻下来!”他指着远方继续说:“我仔细观察过,城东北面是开阔地带,不宜把主攻放在那里;东南有河流环抱,我们不能背水作战;只有西南面是丘陵地带,对我攻城有利。用少量兵力在东北面先进行佯攻吸引敌兵力,而主力则在南面发起重点进攻,攻城时间定在黄昏时分,敌人在明处,而我在暗处,这样一定能破城!”
统一意见后,后续部队也全部赶到了。李明瑞、大胡子等亲临前沿阵地,观察地形,重新调整了兵力部署,制定了新的攻城方案:一纵队紧急制作云梯,从城南方向担任主攻,任命军部特务连连长李天佑为登城突击队队长;二纵队从东北面佯攻,配合一纵队牵制敌军力量。作战方案定下来以后,这临时会议还提出了“攻下榕江城,庆祝‘五·一’节”的战斗口号。当这个口号传达到部队以后,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
黄昏时分,部队下达了攻城命令。迫击炮班瞄准守城敌军,连续发射了3枚炮弹,这3发炮弹不偏不倚,分别准确地落在南门和东门的守城敌军阵地上。对这突然飞来的炮弹,守城敌军死的死,伤的伤,乱作一团。这时攻城部队里的机枪、步枪、手留弹也一齐向城内开火。守城敌军有的忙去点火把,有的忙去找枪,有的则忙于逃命,一派混乱。这时,早就埋伏在阵地上的登城突击队队长李天佑,奋勇当先,带领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一口气冲到南门城墙下,瞅准了有缺口的水洞卡,迅速架好云梯。李天佑顺着云梯,第一个登上了城墙,正当他挥舞手臂招集身后的战士们跟上时,敌人的机枪喷出了火舌,他右腿不幸中弹,鲜血顿时染红了半边裤子。他不顾伤痛,咬紧牙关,挥刀劈死了两个守敌,然后隐蔽在敌人的尸体后边。这时天色昏暗,十米开外已看不清楚东西了,他一边摁住腿上的伤口,一边仔细地观察机枪的位置,心想如果不干掉这挺机枪,我们的攻城部队就上不来,即便上来了,也是非死即伤。正在这时,机枪又再次喷出火舌,李天佑看准后,从腰间取出两枚手榴弹狠狠地向对方扔过去。只听到“轰、轰”两声巨响,敌人的两名机枪手被炸死,机枪也哑火了。李天佑拾起敌人的机枪对准敌军一阵狂扫,撕开了城墙防线的一道裂口后,登城的先头部队迅速登上城墙,同敌人展开白刃肉搏。
南门首先被突破。
西门主攻的是一纵队一营一连。战斗一打响,连长杨光带领战士们冲过敌人的火力网,迅速来到西门墙脚,架起了登城云梯。当他们架好梯子后才发现梯子长度不够,怎么弄也还差两米左右。攻城在即,时不我待,杨光命令几个个头稍大的战士以肩相托,他自己则先向城上守敌投掷了几枚手榴弹,然后第一个飞身登上了城楼。上到城墙后,他一个翻滚,躲过了敌人射来的子弹,跳起来,挥舞大刀先把举枪的敌人砍死,左劈右剁,砍瓜切菜一般,连续杀死了好几个敌人。他杀得兴起,一路刀光血影,奋勇向前,一直追杀到了楼门侧边。楼门的转拐处藏着一个敌人,就在这时,狡猾的敌人把明晃晃的刺刀刺进了他的胸膛,就这样,这位英勇的连长不幸壮烈牺牲。随后登城的战士们看到自己的连长倒下了,一个个怒目圆睁,怒吼着挥刀向敌人砍去,将守卫西门的敌人全部歼灭。
南门和西门打开后,主力部队如潮水般涌入城内,迅速在城内穿插分割,与敌人展开巷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巷战,把敌人大部歼灭。”敌军副师长史远勋如丧家之犬,带着残部100来人,由北门渡过车江河,向黎平方向逃窜。
攻克古州城后,军部进驻镇台衙门。老百姓看见胡子的军队纪律严明,对人和气,不烧杀掳抢,都十分欢迎。各家商店照常开门营业,城内外秩序井然。胡子邀请地方知名人士李枝英(时任榕江县教育局局长),何跃东(时任榕江县商会会长)等人到军部参加会议。会后,胡子的部队迅速在城里开展了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才得知:大胡子是个军长,他的名字叫张云逸,他的部队叫做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这次战斗,红七军共歼敌500余人,俘敌600余人,缴获大炮两门,枪600多支,子弹10多万发,无线电台1部(当时贵州仅有两部,1部在贵阳),驮马500多匹,以及其他许多军用物资。这是红七军成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红军最早进入贵州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5月1日清晨,地方开明士绅吴荫之、陈伯涛、曾时中、何跃东、胡锡华等来到红七军军部,对部队进行慰问。军部首长召开座谈会,向他们讲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和主张。1日上午,细雨初停,旭日东升,红七军军部在镇台衙门广场(今古州一小操场)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军民联欢暨祝捷大会。这是贵州人民最早的五一庆祝大会。
三天后,红七军主动撤出榕江,回师广西。王家烈一边派兵赶往榕江,一边快马加鞭给红军送信来了,他在信中央求中说:敝省是穷省,大炮和电台得来不易,又是蒋主席送的,请贵军高台贵手留下,至于十万大洋,情愿奉送。红军没有理睬省主席的窘相,满载战利口渡过黔桂两省的界河,这时黔军赶到,只能气急败坏的鸣枪“相送”了。
红七军离开后,榕江人民一直深深地怀念着红军,盼红军早日归来。直到今天,人们还以饱满、诚挚的感情,唱着歌颂红七军的《四季歌》,表达对红七军的深切爱戴和怀念。
春季里来百花香,红军到来打榕江,
三声大炮轰南门,坐镇师长逃车江。
夏季里来柳丝长,红军进城安民忙,
“五.一”召开庆祝会,军民同欢情谊长。
秋季里来桂花香,团防局长把命丧,
又分地主物和米,群众个个喜洋洋。
冬季里来白茫茫,红军走后人遭殃,
王家烈把榕城占,红军恩情似水长。
(卫本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