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钞机坠毁与黄平“金元券事件”始末
◎ 杨信春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发起卢沟桥事变,开始实施全面侵华野心。面对日寇的侵略,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从正面战场和敌后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地处西南的贵州,当时虽为抗战大后方,但为了中华民族的安危,全省各地热血人士都起来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抗战,为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1939年由美国政府出资金,中国政府献土地和人力,从1941年1月19日开始在贵州省黔东南的黄平县修建旧州机场,并从遵义、黔南、黔东南10多个县召集民工5.58万余人,到旧州老李坝对机场选址开展昼夜施工。在边修建边使用中,机场直到1944年才竣工。这个机场由于隐蔽于贵州东部深山环绕的坝区内,成为当时西南后方的主要机场,也是当时贵州境内唯一能对日作战的机场。自从湖南芷江机场被日本发现,直到抗战结束,日寇一直都没有察觉贵州东部还有这座连接芷江机场的这座后方机场。在抗日战争进入紧张阶段,旧州机场每天起降上百架次战机赴前线作战,地对日本侵略者给予了沉重打击,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立下赫赫战功,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1946年春的某天晚上,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位于旧州机场西南35公里的黄平县城五里墩雷劈山被一层厚厚的浓雾遮挡着。一架小型美国双翼邮政飞机,不知是从重庆方向还是贵阳方向飞来向旧州方向飞进,当飞机抵达海拔1100余米的雷劈山附近时,由于大雾弥漫,飞机看不到导航站标杆而失去航向,一头撞入雷劈山北坡的半山腰上。随着“轰”声巨响,在机毁人亡中,机上仅有的一名美军驾驶员当即殉难,随机而来的还有送往旧州机场的大量金元券。
就在美国飞机失事的第二天早上,雷劈山一带仍然被白茫茫的浓雾笼罩。家住五里墩灯草哨的田庆奎同5个小伙伴一起,与往常一样腰跨柴刀赶着牛群往雷劈山深处放牛和砍柴。他们一行刚刚翻过雷劈山小坳,顿时眼前的情景把他们惊吓得着实不下——前面出现一个怪物挡住去路,似乎还在“喘”着一丝白气,不知是什么东西。这群小伙伴由于惊恐,不由地驻足恐望。大家很快就回神过来,并匆匆将牛群赶往另一个方向吃草,又派一名同伴跑回家向大人报信。不到一刻功夫,第一个赶来的大人是田庆奎的20来岁堂哥田庆康。田庆康首先站在坳上观察了一会,然后就提腿往失事现场奔去。田庆奎与小伙伴杨秀文、杨秀清、杨秀国、田庆英(女)、田庆珍(女)也壮着胆子跟随田大哥前去一看究竟。
他们大家来现场,才知道是一架坠落的小型飞机。只见撞毁的飞机还有几十根铁条铁架外,其余的就是碎玻璃、铁皮、机器部件和花花绿绿的纸片等。涉事未深的田庆奎还顺手捡起一块碎玻璃在手上摆弄。大家在现场观察了几分钟后,田庆康突然大喊了一声:“我们快走!”田庆奎听后扔掉手中的碎玻璃,就与大家连滚带爬往雷劈山兵沟方向跑。在喘息时,田庆康严肃地对小家伙们说:“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切,不准向外面任何人说,谁说了谁就倒毒,大家赶快将牛赶回家。吃过早饭,我们全部都去城里赶集,不要呆在家里。一旦明后天如果有人问到这件事,都说我们赶场去了,没有到过那里。”田庆奎与小伙伴们都按照田应康的忠告,从此只字不提看到飞机失事的情况。这也成为他们后来躲过“金元券事件”的大难。
也就是这天中午后,温馨的太阳从云雾里钻出来,雷劈山上的雾气才渐渐被驱散,山野的能见度也随之开阔起来。虽然田庆奎等人在胆膻心惊中都缄口不提上午在山上看到的一幕,但时隔不到一个时辰功夫,雷劈山麓飞机撞山的消息不径而走。原来,灯草哨的刘老海中午去那里砍柴发现失事飞机后,立即向马场乡政府作了报告,消息很快就传开,当地群众也纷纷赶来看稀奇。也有一些人看到钱财时,认为是一次发财的好机会,于是趁混乱之机,就将金元券偷偷扛回家藏起来,准备过后用来修房造屋,置田买地。黄平县政府的官吏到场后,于当天就把飞机残骸被运回县城南门一块平地上安放,旁边还停着那位可怜的飞机驾驶员遗体。傍晚时分,田庆奎与伙伴转集回家路过这里时,才看到坠落飞机的真实面目和殉难飞行员的大概。目睹这一切,田大奎等小伙伴们个个虽然心知肚明,但都装着第一次看到一般。
第二天,一场突入其来的灾难就降落飞机失事附近村寨百姓的头上。其中,一群荷枪实弹美国士兵和国民党警保人员很早就来到灯草哨,他们将这里的大人和小孩全部叫来讯问,逼问他们到那里捡钱没有。一人出事,众人遭殃,村寨里的大人们基本上都被抓去关进监狱,受尽了老虎凳、压杠杆、竹签订手指等酷刑,有的在严刑考打中被折磨成废人。田庆奎的姑父潘老四父子在监狱关了半年才放出来,尽管国民党采取种种手段,但最终也没有找到金元券的下落。
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统治,民不聊生,贫穷百姓受尽了苦难,思想混浊。每到赶集的日子,人们东一群西一伙聚集,有的在围听“耶稣”传教,有的议论抗丁抗税和时局形势,还有的地主劣绅因国民党反动派大势已去、急于倾销田地改变家史。而那些捡得金元券贫苦百姓虽然在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里,但仍然还在做着发财美梦。一些人冒着蹲坐大牢的风险,偷偷摸摸跑乡场,将手中的金元券换成大洋,还迫不急代地抢购地主们的出手的廉价田地,使他们由穷人很快变为了临时地主。这些不义之财变成害人之本后,金元券在市场流通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他们就暗地派人到处对各市场秘密盯梢,使一些冒险的人再次遭受了牢狱之灾。在越来越紧的风声下,那些抢得金元券又一时抛不出去的老百姓,就将钱埋入深山老林里,再也不敢拿到市场去购买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场惊心动魄的“金元券事件”在人民币流通后,就这样烟销火灭下来。从1950年开始,国家进行土地改革,党和政府在将地主侵占的土地无条件划给贫下中农时,由于那些用金元券收购了大户人家抛售的田地和山林的穷人,不久就被划为地主,变成了专政的对象,还成了当地群众进行思想和道德的教育。而那些抛田卖地的破落地主,一转身就成了“贫民”,还在土地改革中分得田地。两种不同的行为,形成了一个强烈的社会对比。国民党货币被人民政府全部废除后,那些深藏的金元券最终成了“拾钱人家”一叠叠废纸,有的用来糊墙,有的用来编扇子和太阳帽。由于田庆奎和5个小朋友在田庆康大哥的忠告下,大家守口如瓶,从来不敢走漏半点风声,因此村里村外、甚至父母亲都不知道他们是第一个“机遇”者,最终他们安然无恙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作者单位:黄平县政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