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遁奇兵
“马踏舞水行千里,转战施黄余石县,以山作兵涧作壕,黑冲之战显神威,试问英雄何处去?红军足迹深山留!”
十月的大庆、黑冲,秋阳如血,苍山如黛,天际间已添满了清凉寒意。
关于甘溪战役,任、肖、王给中央军委的电报
军委:
1.我军七日在甘溪迂桂敌,十七师与战不利。李达率四十九团、五十一团各一部(约六、七百人,据探报昨日已经大地方向江口方面去了)与主力失联络。我主力因后卫亦发生追敌,由右侧高山临时开路,经一昼夜行军,到达创溪。而桂敌由大路上抄袭。八日,十八师与敌对峙半日,我军仍东前进,在路腊又遇桂敌,我尖兵缴获卡壳枪六支,是晚仍在高山对峙。
2.我军前后减员约六、七百人,伤病员枪支极多,行军笨重,平地需四时,山地需六时至十时,遇敌需掩护,四、五时才能通过。因而人员、弹药、精力消耗极大(弹药很缺)。
3.贵州山地,悬崖绝壁,人烟稀少,给养困难,大兵团行动十分困难。每次行动肖、王、李都是分开到前后卫及本队指挥。在目前情况下,我军与敌人大规模战斗十分不利。应迅速转至苏区附近,避免零碎的无益消耗。但集中行动太笨重,易被敌追击截击,因此提议分成两个纵队,王震率十八师,任肖随十七师,焚烧行李,减少轻重,以灵活的游击动作转到苏区。
4.我们准备十二日分开。
5.我军本晚进至距施秉县宿营,当撤退时,敌追我二十余里即住。
任、肖、王
第二天中午,在龙滩河警戒的哨兵发现敌人,并开枪示警。原来,广西国民党部队廖磊率领的十九师在路腊被击退后,在本地人朱伯屏带领下,摸索追赶到白垛,进而追到大庆。朱伯屏,施秉翁哨人,在国民党镇远行署供职,老家距黑冲仅十余华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广西部队在国民党部队里是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当时社会上谚语这样形容他们:广西的兵似猴子,凶如猛虎,饿如狼!”
战斗打响后,军团长首先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占领制高点大坡垴。红军战士迅速利用地形筑起了简单的战壕及掩体。敌人仗着精良武器、人数众多冲上龙滩河,进而抢战大田墩右侧无名高地。红军凭借着山险与敌对峙、激战。敌军人数多红军五、六倍,所经山坡,树断草平,将山间小道变成一条大道。敌军仗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后有援兵,疯狂射击,曾发起多次冲锋,均被红军勇猛击退。机枪、步枪、手榴弹,手雷响成一声,枪壳弹片满山都是。战斗从上午九点半开始激战到下午。这样一场紧张激烈的冲锋与反冲锋战斗,敌我双方均有伤亡。久战僵持不下,形势对红军极为不利,军团首长决定留下一个营散于各山头阵地,继续迎战,主力部队迅速撤离阵地,向西转移。红六军团掩护营与敌激战七个钟头,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消灭不少敌兵,后估计主力部队已经安全转移,便于下午四点时分,放了一阵排枪后,撤出战斗。枪声渐渐稀落,敌军以为红军弹药打完,伤亡殆尽,于是吹起冲锋号,向大坡垴发起新的攻击。当敌兵冲上山头一看,红军早巳无影无踪了。
主力部队从大坡垴撤出后,考虑到走蚂蟥冲那条独路有被敌追上的可能。敌人居高临下,我军将处于不利地位,会有全军复没的危险,便改走滴水岩。滴水岩,悬崖峭壁,深不见底,稍不留意,就会坠落深谷,粉身碎骨。然而再深再险,也难不倒红军英雄好汉!红军战士将绳索和衣带结成长绳,捆在山顶大树上,然后手握绳索,脚蹬悬壁,一个个犹如空中飞人向下移动。主力部队转移后,掩护营撤到这里,也是用这种办法下到沟底的。当敌人发现红军去向,追到这里,见岩问悬吊着的残带断绳,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
这时红六军团十七师全体指战员,已过谢家院快到紫荆关了。当晚,十七师在紫荆关宿营。次日,十七师经罗家屯、干冒、青沙、马溪、脚庵翻佛顶山到达石阡的马扶堰。
黑冲之战,红六军团向对数倍装备精良的敌人,仅以伤亡数十人的代价成功甩掉敌人。紧追的敌人也失去方向,红军一下遁入崇山峻岭。红军将士得到有效休整,保存了红六军团的有生力量,为后来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胜利会师奠定了重要基础。肖克将军事后在其回忆录里写道:回想那段历程,心胆为之胆寒,精神为之振奋。
1985年,国家把黑冲、大庆定为云台山风景区。2009年,修通大庆、黑冲油路。如今的黑冲,大庆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名胜景点和重要的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可谓是:
“云霞淡彩罩云台,伫马回首话当年,红六军团黑冲战,红迹撒落在山川!”